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瓢蟲家族相伴 台東旅宿體驗趣味空間

 小瓢蟲.民宿主題屋.彩繪創作.瓢蟲屋.幸福旅宿館.愛心房.彩繪石頭.台東特產

想像過和成群的大小瓢蟲相處一室,是什麼樣的滋味嗎?

名為「小瓢蟲」的民宿主題屋內外,遍布大大小小、姿態各異,生氣盎然的手創瓢蟲,有的爬在牆上,有的蹲在桌邊,連旅行箱、鞋子、訂書機,都是瓢蟲造型。

 各式石頭彩繪創作。(記者龍芳/攝影)

女主人名叫簡單,但打造這間主題屋可不簡單,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蒐集各地瓢蟲,再加上自己的彩繪創作,讓超大的浴室內或戶外的花園,都隨處可見瓢蟲身影,熱鬧的瓢蟲屋,住房人氣也超高。

住進瓢蟲屋,小朋友可是超開心,想抓幾隻帶回去,民宿主人也貼心提供石頭彩繪,可以自己創作個性瓢蟲。大人也不會無聊,屋內的桌上特別放置了3個大小不一的「玄機盒」,30分鐘內若能破解打開方法,就能獲得主人贈送的神祕小禮物。

幸福旅宿館打造以幸福為主軸的家庭民宿。(記者龍芳/攝影) 
幸福旅宿館打造以幸福為主軸的家庭民宿。
主題特色民宿瓢蟲屋和愛心蜜月房。(記者龍芳/攝影)主題特色民宿瓢蟲屋和愛心蜜月房。

愛心圈兒詞 提醒品味幸福

簡單還用同樣模式打造了另一間「愛心房」,裡面都是辦結婚喜事的各項物品,加上甜甜蜜蜜的愛心詞語,包括清朝著名的「圈兒詞」,都被彩繪在各種家具石頭上,讓房間充滿喜氣愛意。她希望這些淳樸可愛的短句和愛情故事,能提醒現代人珍惜身邊所愛的人。

喜歡畫畫的簡單,也喜歡從畫畫和彩繪中尋找生活樂趣,所以室內外都有彩繪石頭。愛心房空間寬敞,家人合住或當蜜月套房都合適。10月即將有新人在這裡舉辦婚禮,配合戶外花園的愛心造型,簡單說紅地毯可以拉很長,她希望有更多新娘從這裡嫁出去。

充滿喜氣愛意的收藏品。(記者龍芳/攝影) 
充滿喜氣愛意的收藏品。
幸福旅宿館的餐廳一角。(記者龍芳/攝影)幸福旅宿館的餐廳一角。

 

家庭式民宿 營造家人相聚的溫馨

瓢蟲屋和愛心房是獨立的兩間平面套房,另一棟歐式建築的「幸福旅宿館」,則矗立在花園的另一側,這是簡家七姊妹共同打造的民宿,合稱為「幸福旅行.舍」,其中的「舍」有住和家的意思,她們希望一家人出來旅行,在這個點住下來,體驗家的幸福。

充滿創意的原木愛心鞋架。(記者龍芳/攝影) 
充滿創意的原木愛心鞋架。
簡單的姊妹簡愛表示,因為家裡七姊妹感情好,當初想找一處可容納七戶人家的土地,大家一起養老。好不容易尋得台東太平這塊離市區不遠、又能享受鄉下寧靜的空間,輾轉考量,決定將其打造成家庭式民宿。

有別於一般民宿以雙人房為主,幸福旅宿館提供多間可容納一家多口同住的大型家庭房,讓一家人在外地旅行,也能有舒適的空間,小團體相聚也適宜。戶外有烤爐 烤具設備,可以在花園享受戶外用餐的樂趣,室內一樓餐廳則供應早餐及下午茶。每間客房都以台東特產作房間名稱,希望旅客離開後也能回味無窮。


http://www.epochtimes.com.tw/n101387/

好色荖頑農 玩出一座藝術玻璃旅館

 玻璃溫泉會館.知本.知本溫泉.碳酸氫鈉泉.SPA泡溫泉.藝術玻璃城.台藝玻企業.溫泉休閒館

台東荖頑農姚財源愛玩豔麗的色彩,並發想在知本溫泉區的精華地段上,打造一座五彩繽紛的溫泉旅館。

透過台灣最大藝術玻璃團隊的台藝玻企業主導,以近200 公噸共4,600多片大小玻璃,完成超過370幅立體景觀藝術圖及彩繪屋簷,比台灣玻璃館使用的藝術玻璃還要多。一座台灣最大的藝術玻璃城誕生了。

豪華溫馨家庭房。(攝影/賴友容)

個性又土又直 鄉土色彩難免衝突

荖頑農姚財源長期浸濡在荖葉農業中,對於色彩搭配的見解自我獨斷,就喜歡把豔麗色彩玩在一起,除讓台藝玻放下傳統思維跟著玩起色盤外,也玩起壁磚拼圖遊戲。

房間2樓外牆的連續壁,是荖頑農以壁磚拼創意的大舞台,除了鑲嵌藝術玻璃窗外,任由大小、顏色不同的壁磚,不合傳統拼貼出迥異的色塊。台藝玻企業董事長楊明和說,知本城會館是主導性強悍的業主,完成他從孩童時代築夢的天地,並蒐集成長過程中看到的花花世界。


玻璃藝術也夢幻 回憶甜蜜蜜

楊明和認為,隱密性高的旅館與玻璃的透光性是不搭調的,接單當時令他相當遲疑,經溝通後從構圖,蒐集中外名勝景點,透過藝術玻璃以立體圖面呈現,無論玻璃 的總重量、或總片數,都是台灣當前使用最多藝術玻璃的建築。而讓他欣慰的是,把美好的片片藝術玻璃圖景,集合起來一起看也是很順眼。

使用的藝術玻璃經過雕刻、彩繪上色程序後,由2塊玻璃膠合完成,讓圖景看起來特別有立體感。透光的藝術玻璃在日夜不同光源下呈現不同風貌,尤其2樓衛間、浴池的彩繪玻璃窗,日間有更佳的光透視美感,可看出這個晶瑩剔透的大千世界。

1年的工程期間,楊明和眼看著壁紙、天花板、電視牆及燈光的逐漸建構完成,等住進去,咦!很有舒服感;同時進行了一趟藝術之旅,欣賞玻璃藝術之美。知本城會館有兩種不同風格房,家庭房大而舒適溫馨,浪漫房夫妻入住可以回憶剛結婚時的甜蜜感受。


首座結合玻璃藝術的溫泉休閒館

全台唯一使用藝術玻璃為素材的旅館,知本城會館所有建物的外牆上可看到一幅幅全世界知名的地標景觀,國內外不同的景點安置在室內,包括家庭房、衛浴及車庫的各面牆壁上,浪漫房裝設情調氛圍的藝術玻璃。

知本城會館除了有如置身於地中海建築特色的視覺享受外,採用高級房控系統,輕鬆方便控制房內夢幻燈光的效果,每一間浴池是多功能SPA溫泉浴室,還有全自動免治馬桶,入住身心舒暢。
每房各自擁有不同藝術玻璃景觀的私人車庫。(攝影/賴友容) 
每房各自擁有不同藝術玻璃景觀的私人車庫。


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http://www.chihpenmotel.com

地址:台東縣卑南鄉溫泉村龍泉路63號(全家便利商店旁)


http://www.epochtimes.com.tw/n104674/


 

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

 玻璃溫泉會館.知本.知本溫泉.碳酸氫鈉泉.SPA泡溫泉.藝術玻璃城

 知本溫泉旅遊區新地標──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由荖農與台藝玻企業藝術團隊用近200噸藝術玻璃,聯手打造的全台首座藝術玻璃城。

 立體藝術玻璃廊道蒐集全球地標景觀,沿著高牆蜿蜒200公尺,堪稱為世界級藝術創作。(攝影/賴友容)
  立體藝術玻璃廊道蒐集全球地標景觀,沿著高牆蜿蜒200公尺,堪稱為世界級藝術創作。


2014年夏,知本溫泉旅遊區增添了一個新地標──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由荖農與台藝玻企業藝術團隊用將近200噸藝術玻璃,聯手打造的全台首座藝術 玻璃城。

靠近勇男橋,位於卑南鄉龍泉路上的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宛如一座色彩繽紛的小城,入口車道兩旁一幅幅巨大的彩雕藝術玻璃,以驚豔之姿,展現世界 各國的名勝景觀,令人目不暇給,情緒振奮!

一反高尚典雅、和諧理性的現代建築色調,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彷彿一個純真率性的頑童,恣意的玩弄著、揮灑著所有的色彩。的確如此!而且還是一位老頑童呢!那就是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的主人姚財源,所有的圖案和色彩都是他拍板定案的。

地主荖農  圓夢建旅館

姚財源是地方大老,為人慷慨豪爽,擅長經營理財。年輕時做鴨仔、雞仔批發,為他賺進第一個「億」,地方父老只知其人不知其名,喚他「鴨仔(台語)」。之 後,姚財源做土地買賣,由於善於掌握「金變土,土變金」契機,讓他的身價連番上揚。後來種植荖葉,在業界呼風喚雨,得心應手。

在知本鬧街,姚財源擁有一塊一千多坪的狹長土地,地底下全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溫泉,是興建溫泉旅館的不二選。因此,姚財源希望打造一個極富特色的旅館,為台東觀光旅遊加分。

隔行如隔山,以荖農自居的姚財源為了圓夢,毅然翻山越嶺,跨行休旅業,並邀請頗負盛名的台藝玻企業藝術團隊,聯手打造全台首座藝術玻璃休旅館。


七彩豪華 藝術玻璃城

在姚財源童年的印象中,濃烈鮮豔的鄉土色彩最美麗,他不顧設計師的建議,堅持讓所有的顏色盡情奔放、跳躍、喧鬧。不按牌理出牌的豐富能量,衝擊著人們僵化了的觀念和疲憊的身心,不自覺地釋放了所有不愉快的因子。

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有兩成的建材是藝術玻璃,大量應用在門窗、壁飾、桌上。姚財源表示,溫泉區的建築及室內裝潢折舊率高,玻璃可以避免溼氣的腐蝕作用,長久保持光鮮亮麗,獨特的景觀可以吸引觀光客。

為了做到頂尖的品質,姚財源不惜投下重金,譬如:仿照汽車旅館規格,有安全方便的停車空間;10坪左右的寬敞房間;豪華貼心的衛浴設備;可泡湯與SPA 的超大型浴池;燈光變幻富羅曼蒂克的天花板,以及舒適的沙發組。

立體藝術景觀玻璃陪襯下,大浴池中SPA泡溫泉,舒暢疲憊身心。(攝影/賴友容) 
立體藝術景觀玻璃陪襯下,大浴池中SPA泡溫泉,舒暢疲憊身心。
晨光透過藝術玻璃景觀映入衛間,宛如置身於湖畔。(攝影/賴友容) 
晨光透過藝術玻璃景觀映入衛間,宛如置身於湖畔。

溫泉休旅 嘗鮮知本城

姚財源自豪地說:「想沒有人敢想的,做沒有人敢做的!」除了提供適合全家人共享的家庭房,他還有個心願:「浪漫的情人房讓怨偶變佳偶;為少子化的台灣提高生育力。」

聞名國際的知本溫泉是台灣八大名景之一,日據時代與北投溫泉並駕齊驅。知本溫泉屬於弱鹼性碳酸氫鈉泉,清澈無色富含礦物質,泡完湯後肌膚滑嫩,疲勞盡消,是舒壓滌心的勝地。

姚財源表示,目前「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以接待台灣遊客為主。即日起至2014年12月底,以物超所值的促銷價回饋消費者。原定價12,000元,試營運期間:家庭房 4,200元;浪漫房3,600 元,喜歡嘗鮮的朋友,可要把握機會喔!

知本城會館外牆營造如置身於地中海建築的豔色景觀。(攝影/賴友容) 
知本城會館外牆營造如置身於地中海建築的豔色景觀。

知本城藝術玻璃溫泉會館:http://www.chihpenmotel.com
地址:台東縣卑南鄉溫泉村龍泉路63號(全家便利商店旁)
 

http://www.epochtimes.com.tw/n104667